作者 | 愉见团队
出品 | 愉见财经
继今年4月银行调降部分存款利率外,又一轮存款利率下调正在进行中。近日,多家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调降了存款利率,涉及活期、定期多个品种。
其中,活期存款利率均下调了5个BP,由原来的0.3%降至0.25%;3个月、6个月、1年期等定期存款利率多数下调了10个BP;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大多下调了15个BP;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多数下调了10个基点,但也有银行下调了30个基点,有的甚至还调降了50个基点。
随着存款利率的调整,银行的负债成本有望降低,进而缓解息差收窄的压力。与此同时,此轮存款利率下调,也表明存款利率改革成效正在显现。今年4月,央行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来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推动存款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两轨并一轨”,也可以提高存款利率与LPR的联动性,促使政策利率向存款利率传导更加顺畅。因而,本次利率下调也被市场视为8月MLF与LPR等政策利率下调结果的映射。
展望未来,或将有更多银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为后续支持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留出空间。“愉见财经”预计,在监管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背景下,整体利率下行将是大势所趋。
多品种存款利率下调
Y
此轮利率下调由国有大行带头。先是在9月中,多家国有大行银行官网显示,包含3个月、6个月、1年期在内的多种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均下调了10个BP,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较之前下调了15个BP。
以建设银行为例,该行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25%、1.45%、1.65%、2.15%、2.65%,均较之前下降了10个BP;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60%,下降了15个BP。中国银行(601988)、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及邮储银行等多个品种的定期存款利率也进行了同等幅度的调整。
随后,多家股份制银行跟进调整,包括招商银行(600036)、平安银行(000001)、光大银行(601818)、中信银行(601998)、浦发银行(600000)、民生银行(600016)、华夏银行(600015)、广发银行、恒丰银行等。其中,3个月期、6个月期、1年期、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大多下降了10个BP,3年期和5年期下调幅度则在10~50BP之间。
近两日,部分城商行也跟随下调利率,如南京银行(601009)、上海银行(601229)等。据报道,南京银行南京分行将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之前的3.75%调整为3.65%。
从利率调整幅度来看,不同类型银行的调整策略稍有不同。国有六大行对三年期利率调整的幅度较大,下调幅度多为15BP,大于5年期的10BP;一些股份制银行则对五年期存款利率下调的力度更大,比如广发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50BP,而三年期则下调45BP;光大银行五年期下调30BP,而三年期则下调10BP。
光大证券(601788)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在目前存款定期化较为严重的背景下,股份制银行对于长期限定期存款吸收需求下降,进而会适度控制五年期定期存款吸收力度;同时,银行对未来继续压降新发放存款利率点差已有一定预期,并不希望客户过多通过三年期以上的存款来提前“锁定”收益,进而加剧利率风险,这也是这些银行大幅下调5年期存款利率的主要原因。
与第一轮下调有何不同
Y
此次调整是今年以来个人存款利率的第二轮下调。今年4月份,曾有消息传出,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召开会议,鼓励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10个BP左右,随后多家城商行定期存款利率有所下调。
相比之下,如今的这一轮下调有何不同呢?“愉见财经”总结了如下三点:
在银行类型方面,4月那次主要针对的是中小银行,而此次则由国有大行率先下调,股份制银行、城商行随后跟进调整。
在涉及的存款品种方面,4月主要针对定期存款,而本次存款利率下调覆盖范围更广,包含活期在内的各期限品种均有调整。
在调整幅度方面,4月是鼓励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10BP左右,而此次不仅存款利率上限调降,挂牌利率也跟随调整,还有银行五年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高达50个BP。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存款利率调降是2021年6月存款利率定价改革与2022年4月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4月改革后新的定价机制是“MLF利率→LPR与国债利率→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
据民生证券统计,自4月以来,截至9月16日,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月度均值已下行16BP,目前在2.65%附近徘徊,而在稳增长、宽信用诉求下,1年期LPR和5年期LPR已分别下调15BP、35BP至3.65%、4.30%。基于此,市场对本轮利率下调并不意外。
下调原因有哪些
Y
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既有自身的原因,也受外部诸多因素影响。
内因方面,稳息差无疑是主要诉求。近年来,在金融支持实体政策基调下,银行业不断让利,贷款利率不断下行,使得银行息差明显收窄。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94%,较一季度继续收窄3BP,处于历史低点。再加上年初以来5年期以上LPR合计下调了35BP,将对2023年息差带来巨大的压力,倒逼银行降存款利率。
而本次包括活期存款在内的各期限存款利率上限下调,将对银行压降存款付息率发挥积极作用,缓解息差压力。据招商证券(600999)测算,本次政策将最终降低银行存款付息率约7BP,降低计息负债成本率约5BP。同时,利率下调也可进一步推动资产端利率下降,降低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进而激发有效融资需求。
央行货币政策司在9月20日发表的《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一文中也提及,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机制的逐步健全,2022年9月中旬,国有商业银行主动下调了存款利率,带动其他银行跟随调整,其中很多银行还自2015年10月以来首次调整了存款挂牌利率。
“这是银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稳定负债成本的主动行为,显示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文章称,央行将继续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释放LPR改革效能,加强存款利率监管,充分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推动提升利率市场化程度。
外因方面,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总结了三点原因。
一是今年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今年以来,为更好助力稳增长、稳就业,央行采取包括全面降准在内的多种货币政策措施,加大市场流动性投放,银行间流动性比较充裕,所以银行“不差钱”。但是,市场有效融资需求不足,降低了银行吸收中长期存款的动力。
二是金融管理部门加强引导。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叠加疫情多点散发等因素,为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金融管理部门采取多方面措施,引导银行降低存款利率,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进而推动实体企业融资综合成本下降。
三是居民储蓄意愿不断增强。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反复震荡,股票、基金以及理财产品净值波动较大,居民风险偏好下降。央行今年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3%,比上季增加3.6个百分点。降低存款利率,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居民提高消费和投资的意愿。
另外,对于低风险偏好来说,存款利率的下调在一定程度上将降低银行存款的吸引力。如此一来,资金或流向货币基金、银行理财、股票资管产品等,可能会出现“存款搬家”现象。
数据显示,今年8月,居民存款与企业存款分别新增0.83万亿元和0.06万亿元,环比分别多增1.17万亿元和2万亿元,同比分别多增0.49万亿元和0.39万亿元。其中,居民存款新增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企业存款新增规模仅低于2016年同期。市场主体储蓄意愿较强,存款定期化不断加剧。
但业内的共识在于,长期来看,市场利率下行是主要趋势。投资者可平衡好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基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理财需求,做好多元化的资产配置。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愉见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