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网点开始“不务正业”

2024-06-25 17:37:41 和讯银行  李悦

  承担着金融服务功能的银行网点,正“褪去”严肃形象,玩起跨界“变形”。

如今,走进某家银行网点,你可能会被一股咖啡的香气所吸引,原来这里不仅有专业的金融顾问,还有手艺精湛的咖啡师。而在另一个角落,金条和藏品,正静静地等待着有眼光的投资者。

更令人惊讶的是,有些银行网点还跨界到了医疗和汽车领域。不仅提供基础的医疗和药品服务,甚至能在网点看车选车、预约试驾心仪的车型,一站式解决你的金融和日常需求。

银行网点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改变,既是数字化浪潮下的另辟蹊径,也是银行业的一次自我革新。

跨界转型

“现在大部分转账、理财我都在手机上搞定,除非需要开卡或者一些复杂的业务,否则很少去银行。”这是王先生的日常,也是众多消费者的缩影。

长久以来,网点都是银行服务客户的前沿阵地,是银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消费者行为习惯的转变,导致线下网点的流量逐渐减少。

中国银行(601988)业协会《2023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统计,2023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交易笔数达4914.39亿笔,同比增长9%;离柜交易总额达2363.82万亿元;行业平均电子渠道分流率为93.86%。

走进一家位于北京市二环内的某国有银行网点,曾经人来人往的银行大厅,如今已不复当年的热闹景象。一位客户经理感叹道“前几年忙的时候,柜面同时开三个个人窗口和一个对公窗口才能勉强应对。现在来网点的人少了,即便只开一个个人窗口和一个对公窗口,大部分时间里,银行大厅也显得格外空旷。”

离柜率走高,直接导致了线下客源流失,传统银行物理网点的渠道优势正在被削弱,终止营业频繁发生。而对于留下来的网点来说,转型尤为迫切,功能亟待重塑。

“客源的减少并不意味着银行的衰落,而是资源的重新配置。关键在于,银行如何适应这一趋势,让留下的网点发挥出超越传统存取款业务的更大价值。”有专家分析道。

某国有行一分行行长曾表示,大量客户走线上渠道后,永远还有一批客户需要面对面的服务。如果失去了物理网点,银行就失去了阵地。只是,金融服务网点需要新理念进行场地规划,把空间合理分配给不同需求的客户。

网点“变身”

时间的流逝中,曾经熙熙攘攘的银行网点变得不再门庭若市。然而,在这个不断创新与变革的时代,银行网点的角色也在悄悄转变,尝试以新的面貌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

近日在网上引起广泛热议的莱商银行徐州铜山支行便是一个生动的案例。该行在每周四上午10点在营业大厅现磨豆浆免费送,平时还有送花、送菜、送护手霜等活动。

除了提供温热豆浆,银行网点也在试水“咖啡银行”转型。据悉,早在1996年,招行沈阳分行就开始在网点向客户免费提供牛奶、咖啡、冷饮和纯净水。彼时,银行给人的普遍感受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而招行在网点免费供应咖啡等细致入微的服务,成功拉近了与客户的距离,备受当地老百姓(603883)青睐。

如今,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效仿并升级这一模式,引入高端咖啡机、与知名咖啡品牌合作,将银行网点转变为充满现代感和文化气息的空间。

比如,邮储银行“网红”网点四川省分行直属支行营业部,该行在传统服务环境的基础上,把大众喜爱的星巴克咖啡搬进银行,吸引了无数市民前来拍照打卡。“边喝咖啡,边聊理财,体验了不一样的银行服务。这些改变让我觉得金融服务不再冷冰冰,而是充满了人性化。”80后的张女士在“咖啡银行”办完业务时说道。

(图片来源:邮储银行官网)

在银行网点看病、买药,也是银行网点转型思路之一。近日,业内首家将社区卫生服务站与营业网点相结合的银行已经正式运行。据悉,厦门国际银行上海分行腾出近300平方米空间,邀请北外滩滨江社区卫生服务站进驻,通过“金融+健康”一体,既为客户财富保值增值,也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此外,苏州银行(002966)改造 87 家网点成为省人社就近办首批挂牌服务网点,开设 30 家“医保便民服务站”网点,让“小网点”释放“大温暖”。该行布局的“智慧云药房”,常见感冒药、非处方药可直接现场扫码购买。

也有银行网点将汽车服务搬入银行大厅。以建设银行为例,该行与汽车经销商合作,直接在网点内提供汽车展示、贷款咨询及购车手续办理等服务。顾客可以一边了解金融产品,一边近距离观赏心仪的车型。

“在我的认知当中,银行网点就是办理存取款这些业务的场所,没想到有一天还能在银行买车。”赵女士惊喜地发现银行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金融服务,而是将触角延伸到了更加多元化的生活场景中。

这些案例仅仅是冰山一角。如今银行引入豆浆、咖啡、汽车等非传统业务元素展开特色化服务已经成为业内共识。

“我们希望银行不仅是存取款的地方,更是社区的一部分,为居民带来便利。”某股份制银行网点经理如是说。

当然,银行也有自己的私心。通过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可以吸引更多客户关注和参与,从而为营销创造更多机会。

作为“牛奶咖啡”模式的开创者,招行原沈阳分行行长孙培泮曾经回忆道:第一个客户进来有免费饮品喝,最后一位客户离开时也要敞开供应。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免费是世界上最贵的东西。客户都是好面子的,多来喝几次就会来存点款,这样不仅拉来客户还等于打了广告。

出路何在

网点“变身”浪潮的背后,既蕴含着银行业在当前经济金融环境下主动求新求变的积极探索,也标示着它们线下布局的战略性转型与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向。

“银行大力布局特色主题网点是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一种创新尝试,有助于银行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特色主题网点也可以为银行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和价值,推动银行业务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中关村(000931)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表示。

对于未来银行网点的转型发展方向,在袁帅看来,未来银行网点的转型发展需要紧跟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加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拓展业务范围和市场份额。同时,也需要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提升银行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可以预见的是,银行网点特色化经营步伐会进一步加快。和君集团业务合伙人坚鹏提醒银行在改造过程中,要根据银行的定位和目标客户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主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改造。同时,特色主题网点的改造要注重客户体验,提供舒适、愉悦的环境,使客户感受到银行的用心和专业。要根据主题设置相应的特色服务,如咖啡、茶、书、药、车等,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在改造过程中,要注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如智能化设备、移动支付等,以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坚鹏接着表示,特色主题网点的改造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维护,要保持稳定性和持续性,避免因短期利益而影响长期发展。

(责任编辑:李悦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