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邮储银行布局区块链试水两大金融场景应用

2019-11-09 10:26:25 中国经营网  杨井鑫

  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区块链技术的场景应用价值逐步得到了体现。传统银行正积极利用金融科技理念和新兴技术手段主动向新金融业务靠拢,这对于银行业务的提质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了解,作为一家国有大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在区块链技术上的探索已经持续四年多了,并将该项技术应用在了资产托管和福费廷两项业务中。由于两项业务的新技术应用,银行缩短了业务环节,低成本填平了多方交易之间的信任鸿沟,有效提升了银行的经营效率。

  瞄准两大场景

  “邮储银行的区块链系统名称叫‘U链’,这是‘邮链’的谐音,代表了邮储银行的区块链。”邮储银行相关人士称。

  据该行相关人士介绍,该行对区块链技术的探索始于2015年,并于10月份专门成立了区块链技术专项研究组,进行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创新工作。2016年初,银行经过研究评估后,选定了资产托管业务和福费廷业务两个业务场景应用区块链技术。

  2016年10月,邮储银行U链托管业务系统成功上线,这也是中国银行业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银行核心业务系统。邮储银行方面称,系统上线后将原有业务环节缩短了 60%~80%,令信用交换更为高效。

  “资产托管业务是以银行作为第三方,接受相关当事人委托,履行委托人相关职责,并对其委托的资产进行安全保管,确保委托人利益的一项业务。资产托管业务中涉及到的参与方较多,包括资产委托方、资产管理方、资产托管方以及投资顾问在内的多个不同金融机构,各参与方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交易大多依托于电话、传真以及邮件等方式反复进行信用校验,业务流程复杂,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邮储银行相关人士称。

  该人士表示,U链托管业务系统的优势在于通过区块链的分布式共享账本技术和共识机制,实现了交易信息和流程事件的多方实时共享,免去了重复信用校验的过程。另外,银行能够通过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将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合规要求放在区块链上,由智能合约对业务指令的投资方向进行自动判断。与此同时,区块链的点对点网络技术,驱动了交易流程的进行,实现了跨机构的业务信任流转。

  邮储银行U链福费廷系统上线时间为2018年6月,首笔区块链福费廷跨行交易于同年9月份完成。该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跨行国内信用证全流程链上交易、国内信用证项下贸易金融资产信息撮合、资产交易和业务全流程管理四大核心功能。

  据了解,福费廷业务是在远期国内信用证项下,开证行或承兑行做出付款承诺后,包买银行无追索权地买入信用证项下未到期款项的业务。由于福费廷业务规则复杂、材料多、时效性要求较高,传统业务模式下需线下交单、审单和电文往来等流程,存在规则不同、交互低效、流程复杂、信息不对称等痛点。

  邮储银行方面称,该行U链福费廷业务系统采用了基于超级账本的区块链技术,运用区块链的分布账本、智能合约、共识机制等技术特性,推动实现福费廷业务的信息共享、提升跨行业务的处理效率。

  数据显示,邮储银行U链福费廷业务系统上线一年多以来业务累计金额超过100亿元。

  “跨链”探路

  “区块链技术特别是联盟链适用于跨机构的金融业务场景,能够对业务起到促进作用,例如金融资产交易、支付结算、供应链金融等,可以低成本地填平交易各方之间的信任鸿沟,使得交易环境更为安全可信,有效地提升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邮储银行相关人士称。

  据介绍,该行目前正在进行U链福费廷业务系统2.0版本升级改造工作,包括与其他联盟链的跨链组网功能。跨链完成后,将会继续扩大邮储银行福费廷交易规模,完善系统生态。未来银行会进一步拓展区块链基础服务平台,将行内优势业务能力产品化,聚焦细分市场,做大业务规模,建立支持多种部署方式的邮储银行区块链服务平台级业务模式。

  据了解,目前各家机构都有自己的区块链技术平台,其标准和规范并不统一。该人士也坦言,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最大的瓶颈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联盟链的各方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在跨机构的业务场景中往往难以达成一致。

(责任编辑:李悦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