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1月LPR为何保持不变?降准不足以降成本,或需降息

2020-01-20 13:40:48 21世纪经济报道  杨志锦

  在1月份降准的背景下,LPR依然不动,说明降准本身并不足以降成本。春节后将很快迎来再一次的MLF和OMO降息,债市依然看多。

  “啊,LPR报价居然没变。”一些交易员1月20日上午感慨。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1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4.15%,5年期以上LPR为4.80%,两次报价均与上次相同。

  这是新年首次LPR报价,报价不变超出市场预期。在此之前市场普遍预计本次LPR将下行,主要有两个理由:

  一、虽然1月新作MLF利率未下调,但由于1月初降准0.5个百分点,银行资金成本下降,进而带动LPR报价利率下行。去年9月曾有先例:当时MLF利率并未下调,但是1年期LPR利率仍然下调5BP。

  二、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在降低融资成本的要求下,LPR应该会下降。

  四大原因

  但本次LPR报价却岿然不动,为何?

  中信证券(600030,股吧)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表示,1月虽有全面降准,但释放的8000亿元流动性主要用于弥补春节期间流动性缺口,资金利率并没有像去年9月降准后快速下行,本次降准对银行资金成本的影响小,因此,LPR报价维持不变。

  Wind数据显示,当日DR001报价在2.25%左右,DR007报价在2.59%左右,均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当日央行也公告称,为对冲政府债券发行、现金投放高峰等因素的影响,维护春节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月20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500亿元逆回购操作。当日并无逆回购到期,央行实现流动性净投放2500亿。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称,当前存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商业银行存款资金成本难以下降。而2019年受严监管影响,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发行量下滑——这意味着货币市场利率下行对降低商业银行批发性融资成本的效应减弱。由此,当前商业银行整体有息负债成本下行受阻,正在成为制约LPR下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王青认为,近期外部环境回暖,国内宏观经济运行企稳,也是LPR报价保持不变的一个背景。1月16日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市场对2020年经贸摩擦回稳的预期增强;而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四季度国内宏观经济已出现企稳势头。由此,稳增长对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的需求有所减弱,这也是市场化降息节奏放缓的一个深层原因。

  去年10月8日至去年底发放的部分新增房贷,其以五年期以上LPR为基准,一般一年一调。

  明明表示,对于5年期LPR而言,本月仍然维持住房抵押贷款利率等长期贷款利率的定价基准不变,房地产政策仍然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政策思路。另一方面,LPR改革以来5年期LPR报价下行幅度小,长期融资成本处于较高水平,LPR贷款期限利差仍然高于原贷款基准利率期限利差和国债收益率期限利差。

  春节后或降息

  2019年8月央行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后LPR参考MLF,贷款利率则锚定LPR。截至目前,LPR已进行六次报价。目前1年期品种报4.15%,相比改革前的旧LPR下降16BP;5年期以上品种报4.80%,相比8月份的报价下降5BP。

  LPR改革后首先通过压缩LPR与MLF利差实现下调LPR、引导贷款利率下行,此后在银行负债成本、市场供求变化不大的背景下,LPR与MLF利差保持刚性,政策通过降息来调整LPR报价(去年11月下调MLF)。

  明明认为,经历了多次压降利差后,若没有降准、降息等进一步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的措施推出,LPR报价难有下行空间。

  明明表示,在降成本的目标下,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宽松以引导LPR和实际贷款利率下行,特别在1月份降准的背景下,LPR依然不动,说明降准本身并不足以降成本。他预计,春节后将很快迎来再一次的MLF和OMO降息,债市依然看多。

  王青认为,未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仍有加大趋势,LPR报价存在下行空间。为切实降低企业贷款利率,短期内LPR报价还将经历一个下行过程,具体节奏和幅度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企业贷款利率及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变化情况灵活调整。

  具体而言,除了下调MLF招标利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外,还将出台针对结构性存款等监管措施,在存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动的背景下,控制乃至适度引导商业银行存款成本下行。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建议,应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LPR报价形成机制。比如适度扩大MLF交易规模,丰富各期限产品供给,增加一级交易商数量,提升MLF市场的交易活跃度,进一步破除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等。

(责任编辑:李悦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