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银保监局等部门联合发文 推动新市民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相平衡

2022-11-23 09:58:22 21世纪经济报道  边万莉

   新市民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是发展普惠金融的必要举措,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近日,为进一步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助力解决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福建银保监局等13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措施》(闽银保监发〔2022〕135号)(以下简称《措施》),以期推动新市民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相平衡,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更好地满足福建广大新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明确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六大重点领域

  《措施》明确了新市民金融服务重点领域。一是提高新市民信贷服务覆盖面和满意度。全面排查新市民无贷户,形成“首贷户”拓展白名单,主动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持续优化新市民“有贷户”服务,推广“随借随还”模式,加大续贷政策落实力度。

  二是积极满足新市民住房安居金融需求。在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购买、装修改造、运营管理、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环节,提供专业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积极打造住房租赁信息服务平台,支持“平台+金融+主体+租赁产品和服务”四位一体综合服务模式。

  三是优化新市民日常生活及其子女教育金融服务。将金融服务精准嵌入新市民生活需求场景,围绕新市民职业技能培训、子女教育等领域,开发差异化的消费信贷产品,合理设置申贷条件,合理定价。

  四是提高新市民健康保险保障水平。开发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覆盖广泛、投赔便捷、价格亲民的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产品,更多覆盖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较高的费用及政策范围外费用;支持已参加我省基本医保的新市民使用个人账户、家庭共济账户购买与基本医保相衔接的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产品。

  五是优化新市民养老金融服务供给。创新开发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养老保险等金融产品,引导相关机构将资金优先投向本地养老产业;鼓励吸纳新市民就业较多的企业为新市民投保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提供缴费补贴支持。

  六是做好民生领域资金监管。落实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及总包代发工资制度,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信息化建设,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

  对金融机构服务新市民的能力建设提出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措施》还对银行保险机构金融服务能力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是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强化自身数据能力建设,在做好数据安全管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充分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拓宽融资服务场景,创新优化融资模式,改进业务审批技术、信用评价体系和风险管理模型,建设数字化运营服务体系和金融服务生态。

  二是构建新市民“网格化”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将新市民金融服务纳入地方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部门的沟通协作机制;在新市民群体集中的商圈、园区、开发区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联合政府及职能部门积极探索设立金融顾问。

  三是提高新市民金融专业服务能力。积极梳理内部规章制度,修订新市民金融服务相应条款,完善新市民身份核定流程,鼓励在现有产品基础上扩大适用范围;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综合绩效考核、营销费用、不良容忍度、尽职免责机制等方面对新市民金融服务进行合理安排。鼓励有条件的机构成立专门部门、组建专门团队、开发专属产品、采取专业化运作,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专业化水平。大力推广“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发挥典当行“灵活、快速、便捷”特点,满足新市民应急融资需求。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创新普惠金融产品,进一步发挥商业保理、融资租赁机构作用。

(责任编辑:李悦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