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是农业大市,下辖射阳县大米年产值超百亿,为农业农村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登记和保护产品,大米产业带动农民增收3亿多元。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为践行金融为民初心,勇担金融助农使命,以金融支持县域粮食种植特色产业这个小切口精准破题,探索农信系统典型场景应用,以信换贷、以信增贷,将农信系统数据资源转换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信贷资源,以优质暖心的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动能。
深挖数据运用,探索信用评价新方式
一是集成系统数据,搭建业务平台。数据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深挖农信系统数据价值,将土地、补贴、信贷、保险、监管等海量数据(603138)有机集成,完善融资服务配套措施,提升征信促融的精准性、直达性和便利性,将征信数据变成“数字金矿”。建立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库,构建粮食种植类经营主体信用评级模型,模型设置基本情况、经营情况、信用状况三个一级指标,基本情况(20%权重)下设婚姻状况、经营年限、经营规模、租赁期限等二级指标,经营状况(40%权重)下设资产负债率、净资产、用工人数、贷款占销售额比重等二级指标,信用状况(40%权重)下设还款来源、个人征信、村组评价等二级指标。通过模型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客户信用状况,实现对市场主体的精准画像,提高客户识别和风险预警能力。
二是建立金融顾问,开展网格摸排。推动射阳农商银行建立“金融顾问”队伍,发挥“铁脚板”的作用,经常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收集市场主体基本信息,了解当地特色优势产业、集体经济等基本情况,上门建档营销服务,建立经营主体金融需求信息档案,及时剔除未正常经营主体,建立白名单制度,按照统一标准、动态管理原则,列出信贷支持名录,实现精准获客和精准服务。
三是结合信用评定,形成授信清单。指导射阳农商银行根据农业政策趋势和市场需求,动态调整信用评级数据采集项,确保信用评价模型更加精准和科学。根据粮食种植产业特点,按原始资金、从业经历、个人信用、个人品行、合作度等维度进行信用评价,对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评分,最终确定授信金额。结合农户系统基础数据,建立信用名单定期推介机制,形成预授信清单,确保每一个符合条件的主体都能享受到国家金融惠农政策。
突出产品创新,增强融资可得性和便利性
一是聚焦关键环节,打造贴心产品。找准粮食种植客户信息缺乏、抵押物不足等痛点堵点问题,指导射阳农商银行为粮食种植类市场主体推出“金鹤·惠农快贷”信贷产品,该产品服务对象主要为粮食生产、粮食加工及贸易等经营主体,重点面向首贷户,重点发放信用贷,具有客户精准、利率优惠、流程便捷等优势,受到市场主体的普遍欢迎。如射阳新坍镇为平家庭农场承包农田860亩,从事稻麦两季种植。2021年年底扩大经营,与射阳国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土地承包合同3248亩,因缺乏资金迟迟无法落地。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率队在走访中了解实情后,利用农信系统信用评价模型进行评估,得出其信用良好后,迅速启动授信程序,不到一周时间就对其授信200万元,期限三年,解了客户的燃眉之急。2022年9月末,粮食种植类贷款投放余额8.61亿元,同比增长13.14%,比实体贷款增速快2.91%。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深度服务客户。聚焦农业市场主体市场难打开、贷款难、资金周转慢等问题,加大对粮食加工、粮食物流等金融支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动粮食种植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相结合的“链圈金融”。利用新媒体线上直播带货等方式帮助拓展销路,举办“盐支有爱·云e购”直播活动,利用市家庭农场协会地方农产品(000061)资源和邮乐网络直播资源、EMS配送网络的三方优势,在邮乐网平台上架射阳大米等农副产品,叠加银行“云闪付”优惠,大米价格为市场价5折,被消费者抢购一空,实现了“农民获利、消费者获益、银行获客”的多赢局面。
三是全力让利于民,释放政策红利。由于粮食种植利润空间小,市场主体对利率较为敏感。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发挥好货币政策利率导向功能,运用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农商银行降低贷款利率的积极性,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如盐城益豆香农业有限公司,主营粮油仓储等业务,2022年初根据农信系统信用评定模型,测出该客户信用良好,主动为其降低利率一个百分点。引进担保公司提供增信服务,主动引导实际贷款利率下行。射阳农商银行合作的省农担年利率为4%,射阳金诚年利率为4.8%,利率水平均低于市场同类产品,让农村经营主体真正享受到“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
加大政策激励,建立征信+风险补偿新模式
一是打通政策环节,实行风险共担。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加强与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的通力合作,通过省农担公司、射阳金诚担保公司建立贷款风险共担机制,先后推出“金鹤·惠农快贷”“金鹤·惠农易贷”“金鹤·家庭农场贷”“金鹤·经营快贷”等产品,贷款主要用于粮食种植及加工贸易等,按照8:2的风险比例分担未结清本金和利息。实施风险分险。引入融资担保机构提供“见贷即保”的贷款担保服务,不向企业收取担保费用,免除抵押、质押等反担保措施,融资担保机构、银行、普惠金融基金、再担保机构分别按一定比例承担贷款风险。
二是整合相关资源,用好上级政策。利用“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服务平台”,整合相关信贷产品、扶持政策、企业需求、征信数据等资源,从扶持政策宣传、信贷产品发布、企业贷款申请提交、银企融资对接到逾期贷款登记备案等业务流程均可在线上完成,减少银企信息不对称。引导金融机构参与“万企联万村”活动,积极推广“苏农贷”产品,该产品具有覆盖范围广、贷款门槛低、抵质押要求少、风险分担参与方多等特点,2022年射阳农商银行发放“苏农贷”1200万,年利率为4.65%。
三是实施政策引导,完善奖补机制。整合政府、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多方力量,发挥奖补政策的杠杆作用,以奖代补,通过信贷担保、财政贴息、财政奖补等多种手段,建立征信+财政奖补新模式。射阳县政府出台《射阳县农业农村生产发展考核奖补办法》,实行一事一议,县财政每年安排农业发展引导资金1000万元,并整合省以上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2970万元,奖补资金全部用于基地建设、良种推广、基础设施、质量溯源、品牌创建、加工技改等环节,有效弥补粮食产业发展资金缺口,通过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为破解粮食产业升级难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