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估值理财产品来了!银行理财能否兼顾“稳”净值与防“踏空”?

2023-02-03 22:15:53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李玉雯 每经编辑 马子卿

去年债市大幅波动下,银行理财大面积净值回撤乃至“破净”,引发投资者一波又一波“赎回潮”,也折射出市场对于稳健低波动的产品需求愈发凸显。于是,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将目光聚焦在了摊余成本法估值的产品,此类产品在去年12月迎来一波发行小高潮。

不过,摊余成本法估值虽然可以平滑收益波动,但其对持有资产的期限等也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收益增厚。为了权衡稳定与收益,近期一类将摊余成本法与市值法相结合的混合估值理财产品渐入大众视野。

记者注意到,近期工银理财、招银理财、平安理财、浦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发行混合估值理财产品,当中较大比例的资产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作为理财产品净值稳定的基石,同时也有部分资产采用市值法估值,获取弹性收益的更多可能。

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稳”净值,采用市值法估值防“踏空”

近日,工银理财首只混合估值理财产品募集成立,期限511天,风险等级为PR2。

其中,该产品投向的60%—80%固收资产以持有到期为目的,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将债券收益分摊到持有期的每一天,这部分资产扛波动能力较强;20%—40%资产部分以交易为目的,采用市值法估值;0-10%权益及衍生品类资产以低波动优先股作为打底资产,辅以量化策略。

招银理财近日也发售了一款混合估值理财产品,风险等级为R2(中低风险),期限18个月。

该产品投资固定收益类资产不低于80%,其中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占净资产比例)0%—49%;衍生金融工具合计(以保证金计)0%—5%。“债券部分采取期限完全匹配持有到期策略,获取债券稳定票息收益。同时组合整体采用混合估值方法,有效降低持有期间波动。”招银理财介绍称。

此外,平安理财正在募集的一款混合估值理财产品,期限425天,风险等级为中低风险。

该产品将不超过49%资金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优先股、权益类、混合类资产管理产品不高于20%,剩余资金投资于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平安理财在产品介绍中称,“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期限匹配持有到期,净值平稳;采用市值法估值,增强潜在收益弹性。”

普益标准研究员赵伟表示,混合估值理财产品指的是将市价法和摊余成本法混合起来进行估值的理财产品,该类产品的较大部分资产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较少资产则采用市价法进行估值,其中摊余成本法是按照票面利率考虑其买入时溢价或折价,在其剩余期限内摊销,每日计提收益,波动更加平缓,而市值法则随投资标的净值上下波动。

“相比于采用单一市价法估值的理财产品,该类产品的估值波动更平稳,在净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能有效稳定投资者的信心;而相较于单一采用摊余成本而言,该类产品能在净值稳定的情况下博取更大的收益。”赵伟表示。

在赵伟看来,混合估值理财产品比较适合对净值波动比较敏感但是又希望在行情上涨时不至于“踏空”的投资者。投资者在选择该类理财产品时,应综合考量产品投资风险、流动性和收益水平,购买与自己需求相匹配的理财产品。

业内:收益率稳定了,但不利于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

从已发行的相关产品来看,这类混合估值理财产品主打降低净值波动,满足当前投资者中低风险偏好的诉求。

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表示,该估值方式的理财产品推出,与去年银行理财产品受到债市影响净值不断下降,部分投资人恐慌性赎回导致产品净值波动加大有关。混合估值主要是为了更好管理产品,降低银行理财产品波动率,更加精准地对产品净值进行价值评估。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对记者表示,去年12月,多家理财公司推出摊余成本法估值的理财产品,目的在于平滑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满足投资者对稳定收益理财产品的需求。

不过,刘银平认为,摊余成本法的约束比较多,部分资产不适用。今年1月以来,部分理财公司推出混合估值的理财产品,即对部分满足条件的资产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对其余资产采用市值法估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滑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

经历了去年债市大幅波动对银行理财的冲击,市场对于稳健低波动理财的需求更加凸显。在此背景下,混合估值理财产品未来的发展空间如何?

赵伟认为,此类产品未来有望加大发行,原因在于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一个“稳”,虽然单一摊余成本法估值受市场波动影响小,稳定性较强,但是在使用条件上仍有其局限性。

另外,赵伟表示,随着理财公司自身投研能力的增强、投资策略选择更加得当,以及后疫情时代的市场行情逐渐向好,推出混合估值理财产品,能够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多样化投资需求。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混合估值理财产品由于结合了摊余成本法估值理财产品和市值法估值理财产品的优点,具有灵活性,满足一定时期内市场的需求,前景可观。“另外,银行理财的投资者风险偏好结构以低风险和较低风险居多,资管新规落地后,保本及预期收益型理财退出历史舞台,混合估值产品相对纯市值法产品表现更平稳、净值波动更小,有望加大发行。”

王诗强认为,短期看,银行理财子公司还处于观望阶段,部分理财子公司会开始尝试,但是未来如何发展还得看该估值方式的改变对产品净值的影响以及投资人偏好。

此外,刘银平对记者表示,摊余成本法及混合估值理财产品优势在于能够平滑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投资者最直观的感受是产品的收益率稳定了;但也有弊端,理财产品的收益不能及时反应市场的波动,掩盖了真实风险,不利于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

所以,刘银平认为,摊余成本法及混合估值法只是在特殊时期应对市场大幅波动的一种策略,成为主流估值方法的可能性不大。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000681)-VCG111363577655

(责任编辑:郭健东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