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党委书记白鹤祥代表:推动政策精准落地,为实体经济“稳增长”靠前服务

2022-05-25 01:47:52 21世纪经济报道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快推动各项政策措施精准落地,积极主动用好增量政策工具,持续优化消费支付服务,支持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顺利实施,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主动靠前服务实体经济,全力以赴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打造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完善科技信贷、多层次资源市场等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活水流向科技创新。

5月24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下称:南方财经)专访了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局长白鹤祥。

他表示,近年粤港澳大湾区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金融服务创新以及金融监管合作深化等方面取得系列突破,有效发挥了金融支持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作用。接下来,人行广州分行将继续加快推动各项政策措施精准落地,主动靠前服务实体经济,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继续注入金融力量。

推动大湾区金融业创新合作

南方财经:近年来,金融在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取得了哪些成效?

白鹤祥:这几年来,金融在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也实现了一些突破,主要体现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金融服务创新以及金融监管合作深化四个方面。

首先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再上新台阶。我们推动“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成功落地,为粤港澳三地居民投资拓展了新渠道。目前,整体运行平稳,截至今年4月末,参与试点业务的大湾区居民超过2万人次,金额9.4亿元。

同时,推动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拓宽境内资本对外投资渠道。深化绿色金融合作也是市场互联互通的重要突破,我们推动成立了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促进在绿色金融标准制定等方面加强合作,我们也辅导广东企业赴港澳发行绿色债券,为内地企业绿色融资提供新渠道,比如广州地铁集团成功在香港发行2亿美元、5年期绿色债券。在加强征信合作上,我们也实现新突破,通过运用区块链技术建设“珠三角征信链”,形成征信机构、政府数据源、监管和金融纠纷调解组织共11个节点,推进涉企信用信息共享。

其次,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进一步提升。我们积极构建与大湾区建设相适应的银行账户体系,在广州启动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统一业务规则,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这为金融市场进一步互联互通以及企业便利化交易创造了条件。截至今年4月末,3家试点银行共开立个人本外币合一账户50.8万户。同时,我们推动建立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体系,将FT账户业务试点银行拓展至4家,将FT账户开户主体拓展至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

另一方面,我们在跨境人民币使用便利化上发展较快,通过在全省推进跨境人民币更高水平便利化试点,提高了优质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效率。截至今年3月末,粤港澳大湾区内累计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已经突破22万亿元,今年前三月,粤港澳大湾区内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10万亿元,占其本外币收支的62.0%,人民币继续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第一大结算货币。此外,我们启动了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自去年4月起,试点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内开展,目前各项措施正在有序落地。

在金融服务创新方面,我们积极稳妥推进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各项工作,目前进展顺利。在推动广深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申创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广深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正在国务院有关部委及直属单位征求意见。

此外,我们也在稳步推进港澳地区代理见证开户业务、移动支付工具跨境互通使用以及优化港澳居民征信报告查询服务等各项工作。

同时,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监管合作也在不断深化。在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上,我们正携手澳门、横琴共同研究建设适合合作区发展要求的账户体系,满足合作区金融市场高度开放的需求,便利合作区资金自由划转和使用。目前,人民银行总行正在就初步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在加强粤澳金融纠纷调解合作机制上,我们指导成立了“横琴(珠澳)金融纠纷调解室”,专责调解涉珠澳金融纠纷案件,同时不断深化粤澳反洗钱监管合作,探索建立跨境洗钱风险监测合作机制。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加强粤港跨境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合作,推动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与香港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联网对接。

南方财经:围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开放创新,未来广州分行可以从哪些方面强化支持力度?

白鹤祥: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深化合作,深入推进横琴、前海合作区建设,携手港澳共建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促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首先是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我们将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金融专项文件出台,探索构建资金“电子围网”,促进合作区金融更高水平开放,支持澳门现代金融业发展,提升澳门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以及对葡语国家的金融辐射能力。

另一方面,将进一步促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做好“跨境理财通”运行情况监测,探索完善运行机制。强化粤澳征信合作,确保跨境征信合作在各自法律范畴内合法与合规。争取扩大FT试点范围、丰富运用场景,让更多市场主体享受多功能、便利化的金融服务。

在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方面,我们将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使用跨境人民币计价结算,扩大人民币在大湾区的使用,同时深入落实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助力稳外贸稳外资。此外,探索扩大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试点范围,拓宽业务渠道,提升业务效率。

此外,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将逐步扩大港澳地区代理见证开户银行和范围,深化粤港澳跨境移动支付应用创新,持续推进布设港澳台居民信用报告自助查询设备。推进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加强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建设,支持现代技术在跨境金融领域的安全应用。深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建设。

我们还将进一步深化金融监管合作。推进大湾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合作,为粤港两地金融机构及科技公司提供优质的跨境金融科技创新测试服务。健全完善粤澳反洗钱监管协作和信息交流机制,提升粤澳洗钱风险防控实效。积极构建以调解为主体、与国际接轨的大湾区金融纠纷跨境多元化解机制。

为数字人民币试点提供“广东经验”

南方财经:今年3月,广州正式入围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围绕有序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广州的试点工作,广州分行做了哪些保障措施?目前试点情况如何?

白鹤祥:数字人民币的试点获得普遍关注,广东也是数字人民币试点的重要区域,广州继深圳之后,成为广东第二个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也为下一步推进相关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试点批复后,我们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有关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等召开推进会、举办体验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推动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目前各项工作均有条不紊推进。

截至今年5月15日,广州地区各参与试点金融机构累计开立个人钱包141.24万个,对公钱包10.69万个,流通(转账、交易)业务213.69万笔,金额2.02亿元,落地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场景5.76万个。可以说,广东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进展良好,也希望广东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能够为全国提供成功经验。

在保障措施方面,除了完善组织机构,投入人力物力之外,我们积极借鉴兄弟城市的成功经验做法,认真研究试点需求,打造有地方特色的特定场景,并不断总结经验,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数字人民币的安全性、便利性。此外,我们积极协调地方政府以数字人民币的形式发放消费券,助力消费增长。我们相信,广东省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工作会取得更大进展。

南方财经:今年4月,央行总行联合外汇局发布了“金融23条”,广州分行因地制宜出台10条细化措施。目前,这些措施落实情况如何?广州分行还将从哪些方面发力助力广东稳增长?

白鹤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整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中央出台了系列稳增长、保就业、保民生的政策举措,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金融纾困23条政策举措后,我们结合广东实际,因地制宜提出10条细化落实措施,目前绝大多数措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比如在用足结构性货币政策上,我们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扩大支持政策覆盖面,已推动首批1.88亿元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成功落地广东,支持83家辖内法人银行向普惠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87.5亿元,杠杆作用发挥较好。同时,我们积极推动地市出台普惠小微贴息政策,打造“信贷政策+货币政策工具+财政贴息”的联动支持模式,强化普惠小微支持政策效能。

另一方面,我们持续加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运用,推动能源保供和绿色经济发展。截至4月末,21家全国性银行在粤分支机构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已发放贷款356亿元,占全国比重超过10%,惠及企业160余家,加权平均利率仅3.86%,可以说对于相关企业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同时,我们积极争取创新政策工具向广东倾斜,支持重点领域和行业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快推动各项政策措施精准落地,积极主动用好增量政策工具,持续优化消费支付服务,支持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顺利实施,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主动靠前服务实体经济,全力以赴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为广东经济稳增长继续注入金融力量。

南方财经:今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强力推动新市民金融服务提质增效,广州分行作出了哪些努力?从监管的角度出发,促进新市民金融服务提质增效的难点和突破点是什么?

白鹤祥:在贯彻落实“金融为民”服务理念方面,我们聚焦“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等方面需求特点,不断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打造适应“新市民”需求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体系。

具体来说,首先是完善工作机制,健全组织架构,加强信贷资源倾斜。另一方面,我们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投放,支持新市民“业有所为”,指导金融机构在政策范围内优化产品要素,创新推出“成长创业贷”“政贷通-再就业担保”等信贷产品。我们积极完善安居类金融服务,助力新市民“住有所居”,比如通过指导农业银行江门分行针对农村户籍农民进城购房需求推出“农民安家贷”。我们通过优化子女教育金融服务,促进新市民“学有所教”,推动了广东工行与广东省人社厅共建“广东省智慧技校云平台”,嵌入综合化金融服务,惠及全省140余所技工院校的60万名师生,有力支持新市民参加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我们还积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新市民“病有所医”,并通过系列措施支持维护正当权益,助力新市民“劳有所得”。

目前,金融服务“新市民”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体现在,新市民“薄档案”、弱资产、弱流水等特征制约信贷发放,此外,补贴水平不够、申请流程复杂也会限制创业担保贷款扩大范围,另一方面金融素养较低也使得“新市民”在接受金融服务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等。

(作者:黄浩博,家俊辉 编辑:李振)

(责任编辑:冀文超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